在管道工程中,內補口又被稱為管道內防腐補口,是一種防止管道內部遭受腐蝕的措施。它涉及到在管道內部使用特定的防腐材料進行修補,以減緩或防止管道在化學、電化學作用下或由微生物活動引起的腐蝕。內補口的材料通常包括瀝青防腐涂層、煤焦油瓷漆、環氧瀝青涂層,以及發展到后來的聚乙烯包覆涂層。
1.表面處理質量
在進行內補口之前,需要對補口部位進行表面處理,確保表面清潔、無油污、銹蝕和雜質。表面處理質量應達到GB/T8923《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》規定的Sa2.5級。
2.防腐涂層質量
該產品的防腐涂層質量是關鍵指標之一。涂層應均勻、無漏涂、無氣泡等缺陷。內補口涂層的厚度也是一個重要指標,通常需要通過超聲波測厚儀進行檢測,確保涂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。
3.電火花檢漏
電火花檢漏是一種有效的檢測涂層漏點的方法。檢測過程中,機械手臂手持檢測探頭在待檢測處沿管道的徑向做360°旋轉,檢測電壓為0~3000V可調,檢測結果可在液晶顯示器上實時顯示。如果有漏點存在,面板上會有報警提示。
4.剝離強度試驗
內補口的涂層需要進行剝離試驗,以確保涂層與基材之間的粘結力。試驗可在管口一端試噴涂一道焊縫,待實干后進行剝離試驗。剝離強度應不小于50N/cm。
5.外觀檢查
它的外觀應逐個檢查,熱收縮套表面應平整,無皺折、無氣泡、無燒焦炭化等現象;熱收縮套周向及固定片四周應有膠粘劑均勻溢出。
6.施工工藝
施工工藝的規范性和嚴謹性也是保證內補口質量的重要因素。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要求進行操作,確保修復質量和安全性。
綜上所述,內補口的質量標準涵蓋了從表面處理、防腐涂層、電火花檢漏、剝離強度試驗到外觀檢查等多個方面,這些標準共同確保了內補口的施工質量和長期可靠性。
2024.10.15ZG